返回
首页 > 生活

端午节的龙舟饭是什么

时间: 2023-06-20 15:35:50

 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,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。传统的端午节有许多神话和传说,其中最流行的是关于屈原的故事。端午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,也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载体。那么,端午节的龙舟饭是什么?端午节龙舟饭的起源是什么?下面跟随天奇小编一起来看看吧!

端午节的龙舟饭是什么

  端午节的龙舟饭

  龙舟饭是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传统民俗文化,当地农民的大聚餐,是传统的社日宴饮的继续。宴会开支的款项来源,主要是村内工厂、店铺、专业户、个体户和普通村民的捐赠,港澳同胞、华侨的赞助,其次是龙船部件的竞投所得。龙舟饭它是用糯米加上腊肉丁、虾米、墨鱼丁,香菇粒做成,特别顶饱。

  据说最早主要是给划龙舟的人吃的,让他们吃了划船特别有力气。后来慢慢所有的来宾、观众等也一起吃,最后演变成热热闹闹的一种龙舟前仪式,寄寓了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和祈盼,该习俗还有凝聚民心、维系团结的作用。

  端午节龙舟饭的起源

  龙舟竞渡的风俗各地都有,但尤以岭南一带花样繁多,除了常见的“斗标”和“趁景”外,还有“踩龙舟”、“打龙舟”以及在西樵山顶斗龙舟等种种形式。南越先民驾船的本领可不是盖的。东汉期间的《越绝书》称赞说:“以船为车,以楫为马,往若飘风,去则难从。”可要在水中揾食,不能单靠本领,还得跟海里的龙王搞好关系。

  专家考证,南越族是最早有龙图腾的族群之一。千百年来的广州乡间,划龙舟一直是端午期间最盛大的活动,披红挂绿、百龙汇集、村村欢笑的龙舟“趁景”和“探亲”,锣鼓喧天、争先恐后、万人争睹的“斗标”,以及一开数百围的“龙舟饭”。

端午节的龙舟饭是什么

  端午节龙舟饭怎么做

  传统的做法是,先从村民中挑选多名业余烹调高手作师傅,到各家各户借来炊具、碗碟,就可以炒大锅菜了。大鱼大肉是一定的,鸡鸭鱼是一应俱全,名称也以吉祥喜庆的为主,如鸿运烧肉、红灼大沙虾、腰果锦上丁、绍菜扒鱼丸等等。

  其实,还有一些地方有很特别的做法,他们的龙舟饭是扒龙舟前吃的饭,材料用糯米加上腊肉丁、虾米、墨鱼丁、香菇粒做成,非常“顶饱”,能让人划船的时候更有力气。后来很多人也慕名到村子去觅食,却发现依然是端午时节吃的更有风味,但估计是心理作祟。

  以上就是关于“端午节的龙舟饭是什么?端午节龙舟饭的起源是什么”的相关内容,感谢阅读。

猜你喜欢

热点推荐

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25 天奇百科网 版权所有

渝ICP备18012671号-3

联系邮箱:kf@tianqi.com

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2277号